買車前先試乘試駕,了解車輛的性能,是一般購車者都會經歷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近年來在東莞上百家4S店,因試乘試駕導致車輛受損的賠償爭議時有發(fā)生,雙方各執(zhí)一詞。在車行看來,客戶撞了車就應該賠償;而客戶卻質疑車行的車明明買了車損險,還要客戶賠償,是想借機賺錢。孰是孰非?記者就此走訪了相關行業(yè)人士。
針對試駕過程的安全問題,筆者詢問了幾名試駕員,他們均表示對自己的車技有信心,稱自己的動作已經很嫻熟,不會發(fā)生意外。在試駕時,筆者發(fā)現,除了試駕員會做一些危險動作,當消費者試圖通過瞬間提速、急剎轉彎來感受車輛的“操控感”時,4S店的員工并不會制止試駕者超速、急剎的行為,甚至會建議消費者再加速感受一下。記者問他們是否擔心超速引發(fā)事故,他們都說:“沒事,這條路上沒有測速?!庇纱丝磥?,他們只知道避免違章罰款,卻不在意超速行駛帶來的安全隱患,試駕雙方都存在行為過失。
讓各家車行底氣十足的,是顧客在試駕區(qū)簽署的一紙協議書。筆者走訪東莞各家汽車4S店獲悉,大部分車行都會要求參加試駕的司機必須具有一定駕駛經驗,且試駕前需出示駕駛證并簽署試駕協議。協議內容條款各異,但基本都會寫上:在試駕中如出現車輛損壞或碰撞事故,試駕者必須擔負全責。
東莞津豐長城銷售經理鄭達枝表示,其車行的試駕車都買了全額保險,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要求客戶賠償,而是找保險公司索賠。但個別案例如果保險公司認定屬于危險駕駛,則會拒賠,此種情況下車行只能找客戶追索賠償。鄭達枝認為,如果客戶不用任何賠償的話,會讓個別熱衷飆車的試駕者更加肆無忌憚,容易引發(fā)事故。另外,陪駕員如果認定客戶有危險駕駛行為或技術不熟練,可以隨時中止試駕行動。
東莞雪佛蘭店的楊經理亦向筆者表示,小的剮蹭,車行方面為了減少糾紛,一般會自行找保險公司索賠,但如果是因為客戶超速駕駛或危險駕駛而導致的車輛損傷,保險公司方面有可能會拒賠,自然得要求客戶賠付損失了。
東莞市維修行業(yè)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按照規(guī)定試駕車都應該有牌照并購買商業(yè)保險,車輛在試駕時出現碰撞剮蹭,應該首先找保險公司賠償。如果因為客戶個人因素導致了車輛巨大損傷,在保險公司理賠后的額外損失方面,車行是可以要求客戶賠付的。試駕車出現剮蹭碰撞,不能成為車行賺取客戶賠款和保險理賠雙重賠償的機會。今后客戶如遇到類似情況,可投訴到市維修行業(yè)協會進行協商處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