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在華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嗎?
來源:都市風新聞網(wǎng) 作者:都市風新聞網(wǎng) 日期:2007年05月31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今年三月份,北南大眾聯(lián)袂降價;今年四月份,北南大眾雙雙奪得市場銷量冠亞軍。一時間,坊間認為大眾將重振雄風,王者歸來。的確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南北大眾曾經(jīng)一度是我們這個市場上的王者??墒钱敋v史走到了某個拐點時,后來居上的其它車系的市場份額節(jié)節(jié)攀升,而先入為主的南北大眾的份額卻在一路下滑,由過去最輝煌的70%市場份額滑坡至最低時17%的市場份額,于是市場向南北大眾發(fā)問說:大眾的王者之風猶存嗎?
大眾面臨的嚴峻事實,不僅是在產(chǎn)品的是否適銷對路問題上被提出了質疑,更重要的是對其在中國市場的態(tài)度上也被提出了質疑。當然從產(chǎn)品層面來說,隨著高爾夫、高爾、開迪、途安等一款款新引進的車型落水無聲,波羅賣得不痛不癢,起初很多大眾的擁躉者認為是不是中國大陸汽車消費者的價值觀、審美觀、甚至于是對汽車基本判斷出了問題,是不是中國人尚處在對好產(chǎn)品缺乏鑒賞能力的階段,以至于讓大眾的這些個好產(chǎn)品一個個地吃了“啞巴虧”?抑或是被說成“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的確就產(chǎn)品來說,高爾夫在歐洲賣了兩千多萬輛;高爾在巴西賣了五六百萬輛;開迪搭載著比寶萊還先進的發(fā)動機,又有著一個空間巨大的大箱子;途安作為家用和旅行車來說,空間大,操控與舒適性都不錯??墒窃谥袊袌錾弦粋€個都不得志,是中國人不識貨?還是中國人尚未到達玩點好產(chǎn)品的這個份上?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好象還用不著國人去吭聲,倒是與大眾相近的日、韓、法、美的一個個合資品牌產(chǎn)品在中國市場上攻城拔寨,一路蠶食著大眾的市場份額,似乎讓高傲的德國人改變了點思維方式。
進場于短缺時期的大眾,開始時的錢賺得太容易了:普桑開始時可以當官車、當成商務車;捷達比普桑的發(fā)動機好一點,剎車稍靈一點,加之抓了個深圳的出租車老駕,炒了個七十五萬公里無大修的“皮實”概念,就可以賣紅了大半個中國。加之奧迪在隨后的官車市場上的牢固地位,使得大眾對自己的產(chǎn)品信心足得過了頭,以為對于自己的產(chǎn)品,中國的消費者只有接受的份,只有享受德國的高科技、高品質產(chǎn)品造福于他們的份,而沒有他們來對自己的產(chǎn)品提出點不同的意見和看法的份,就是這份霸氣與固執(zhí),葬送了隨后大眾在華的半壁河山。
當年大眾推出高爾夫的時候,大談的就是歐洲人對它的認可程度。不錯,歐洲人是買這高爾夫的帳的,從車型、內(nèi)外飾到價格,可是中國人對它的不認可,至今還有人說是三廂、兩廂的問題,那么老富康難道不是兩廂車?可為什么兩廂的富康賣得風風火火,而兩廂的高爾夫卻端坐于“冷板凳”上?再說高爾的確是在巴西賣得很火,而且按照大眾的邏輯,雖然同屬發(fā)展中國家,但是巴西人玩車比中國人要玩得早吧?巴西人玩車要比中國人玩得好吧?于是在巴西玩得動的高爾,來到中國當是順理就成章。
記得高爾在04年的上海車展上亮相時,兩門版倒也不說了,可是音響機頭處開著天窗著實的有點嚇人:當然DIY確實是外國人比較時興的玩法,可中國的大眾不時興這樣的玩法;那點音響機頭,特別是卡帶加收音機式的機頭真不值個什么錢,真裝在上面沒準還被用戶給拆了、改裝了,可把這個位置給裸頭就是另外的一回事。國人那時對大眾產(chǎn)品的高價政策已經(jīng)微詞不斷,為什么時期的高爾硬是要去提供這導火線呢?當加了兩扇門后,大眾覺得自己已經(jīng)在款式問題上讓步不少了,于是價格上堅持不讓,當后來大幅讓價時,這些個原來可能屬于大眾的消費者,早就被人搶走了。
開迪、途安,出身于PQ35平臺,這也許就夠了。好象用不著先調查調查中國人如果喜歡它們的話是為個啥,中國人如果不喜歡的話又是為個啥,于是這兩兄弟就這么來了??墒钦垓v了一半天沒有人埋單,沒有人喝采,于是這兩兄弟又默默地走了,其實由此損失的不僅僅是大眾當了回楊白勞,而是給中國的消費者造成了這樣的印象:一流的公司也會設計些、制造些玩不轉的東西。
當然面對中國當時還很稚氣的市場和消費者,非常強勢的汽車大腕們要玩點盛氣凌人也是自然的。應該說豐田霸道的讓華表低頭廣告比大眾玩得過火多了,可是人家該認錯時就馬上認錯,該低頭時就馬上低頭,彎轉得多快呵!可是大眾什么時候主動地放低過自己的姿態(tài)呢?自主品牌的崛起固然成了拉低整個車市價格的強大動力,可是集品牌軟、品質軟、技術含量軟的自主品牌產(chǎn)品,為什么會一點點地拉走了中國人的人心,他們玩的是些什么招,不足以讓想到中國市場上來擴張的人都認真想想嗎?
其實所謂的“強龍壓不過地頭蛇”一說,開頭就錯了,無論再怎么牛的人,怎可輕易把自己就置于“強龍”之尊?這“壓”字的問題就更大了,面對一個日益成熟起來的市場,只想以產(chǎn)品的優(yōu)勢壓人,而不去在文化親和方面做點功課的人,遲早會把自己玩得“找不著北”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太含糊了,正因為如此也太不容易被同化、被異化了,雖然歷經(jīng)磨難,可是其中一些基本的原素是穩(wěn)如泰山的。無論是誰,今后要在中國推好自己的產(chǎn)品,首先應該懂得尊重中國的文化,象尊重歐美的消費者一樣地來尊重中國的消費者,特別是對于一個日益強大起來的中國來說。
出處:搜狐博客
[責任編輯:admin]
-
- *报名团购可享优惠价(数千元)!报名后加团购QQ群①群:19917538 ②群:43798290 更多团购>>
發(fā)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nèi)容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wǎng))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