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市場最關注的新聞莫過于“汽車消費稅調整”。新的汽車消費稅從9月1日起實施,根據(jù)調整方案:排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車,稅率由15%上調至25%,排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車,稅率由20%上調至40%。與此同時,排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車,稅率則由3%下調至1%。
新的調整方案一石激起千層浪,全國市場上3.0升以上豪華車的終端價普遍上漲了5萬至40萬元,另一方面,如奧迪等豪華車,已經在A6L的國產序列中取消了3.2和4.2兩種排量,最大排量封頂在3.0排量。預計這種做法很快將在其他國產豪車中體現(xiàn)示范效應。
但另一方面,對小排量車的影響卻可以忽略不計。目前國內市場上排量在1.0升以下的轎車僅有奇瑞QQ、SPARK樂馳、長安奔奔、奧拓和比亞迪F0等少數(shù)幾款,售價在3萬元至5萬元,消費稅下調,意味著制造商的成本只減少了幾百元錢,反映到車價上,幾乎也可以忽略不計。
消費者調整的出發(fā)點是“抑大揚小”,鼓勵小排量,限制大排量?!耙执蟆笨梢哉f初見成效,不少進口車中的2.5T等3.0以下排量開始受到關注。但必須認識到,大排量豪華車只是少數(shù)人的玩具。對大多數(shù)準備購車的消費者來說,漲不漲價無關痛癢。而1.0排量以下的微型乘用車,固然占有一部分市場比例,但全國年銷售總量加起來頂破天也就三四十萬輛,和全國每年六七百萬輛的乘用車市場規(guī)模相比,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了。
應該說,此次消費稅調整,有點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中間還沒撓到癢處。說它“十三不靠”,是它回避了市場的現(xiàn)實情況———即1.3到2.4排量,是乘用車市場的絕對主力。無論從品牌、產品、功能、排放等各個方面來說,這個排量區(qū)間都是國人購買私家、公務用車的首選,而此次消費稅調整,為何有意忽略呢?
改革需要循序漸進,但重癥也須下猛藥。既然目的是“節(jié)能減排”,締造節(jié)約型社會,總的大方向不變,遲早都要邁出這一步。如果擔心沖擊太大,各方反應過于強烈,那么總可以列出一個調整的時間表,就像我們規(guī)定國三、國四排放標準一樣,給你一年半年的調整時間,時間一到,閘門落下,國二排放立刻銷聲匿跡。消費稅調整,為何不參考我們的排放法規(guī)呢?起碼可以留出時間,逼迫汽車廠家調整產品線,將重心逐漸轉向小排量車??偤眠^眼下的隔靴搔癢、不溫不火。
稅收是政府所能使用的最重要的調整工具,用好、用足,對汽車市場的積極意義影響深遠。我們不想看到,消費稅調整就此止步不前。鼓勵小排量車、抑制大排量車的步子,邁到這兒就停了。 (本文來源:金羊網(wǎng)-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