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汽、東風、吉利、奇瑞、長安等汽車企業(yè)與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寶山鋼鐵、西南鋁業(yè)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共同發(fā)起成立汽車輕量化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預示著我國自主品牌汽車輕量化將實現整體跨越。
汽車輕量化對汽車業(yè)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歐洲鋁協提供的資料表明,汽車重量每降低100公斤,每百公里可節(jié)約0.6升燃油,同時也可減少尾氣排放。汽車車身約占汽車總質量的30%,空載情況下約70%的油耗用在車身質量上,因此,車身輕量化對提高整車燃料經濟性至關重要。國家發(fā)改委曾要求到2010年乘用車新車的平均油耗比2003年減少15%,顯然,沒有輕量化,這個指標是無法實現的。
同時,輕量化還將在一定程度上帶來車輛操控穩(wěn)定性和一定意義上碰撞安全性的提升。因為車輛行駛時會因底盤重量減輕而減少顛簸,整個車身會更加穩(wěn)定,而輕量化材料對沖撞能量的吸收,又可以有效提高碰撞安全性。目前我國自主轎車較國外同類車重8%至10%,這就表明汽車輕量化在我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中更是一項關鍵性課題。
據專家介紹,汽車輕量化技術包括汽車結構的合理設計和輕量化材料的使用兩大方面。解決輕量化材料問題,不僅需要采用更輕的材料,同時還要掌握這些材料的應用技術。目前,實現汽車輕量化的材料,70%都能在我國自己生產,甚至已實現出口,但是自主品牌汽車由于相關應用技術還顯薄弱,因而無法將這些材料應用到汽車設計、生產中去。例如汽車輕量化材料之一的高強度鋼,寶鋼等大型鋼鐵企業(yè)都能生產,但由于成本高以及模具設計、焊接、沖壓、粘結等制造技術應用能力不足,還未能廣泛應用于自主品牌汽車上,其用戶大多是合資汽車企業(yè)。
出現這種情況,與過去材料生產企業(yè)和汽車企業(yè)彼此之間的信息共享程度低有很大關系,因而導致最新技術的溝通不夠及時,材料生產企業(yè)的成果不能第一時間進入汽車研究人員和工程設計人員視野。如今汽車輕量化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的成立,將有望打破行業(yè)界限,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輕量化技術開發(fā)平臺和數據庫,實現企業(yè)合作開發(fā)。
2007年10月在法蘭克福舉行的第九屆“白車身”國際研討會上,菲亞特公司500型白車身曾獲得該研討會評議最高分。據介紹,1998年,菲亞特白車身的高強鋼用量只占10%,其碰撞安全性評價只達到兩星左右,而到了2004年,其白車身高強鋼的用量已提高至52%,碰撞安全性也提高到四星級。隨著高強鋼用量的增加,2007年則更進一步提高到65%。目前國內自主品牌汽車碰撞評價多為兩星或三星,顯然與高強鋼應用技術不足密切相關。盡管我國汽車出口形勢較為樂觀,但大多只銷往對產品安全性要求相對較低的第三世界國家,如要進入歐洲等發(fā)達國家市場,碰撞性能達不到相應標準便只能徒勞。所以,新成立的輕量化技術戰(zhàn)略聯盟提出要在保證整車性能特別是安全性能基礎上,用先進的技術裝備自主品牌汽車,是一個明智之舉。
同時,輕量化需要在一定的成本控制下實現,只有實現規(guī)模生產,新型輕量化材料的生產成本才能符合材料生產企業(yè)的效益要求。因此有專家認為,汽車企業(yè)必須聯合進行技術開發(fā),把開發(fā)成果在輕量化聯盟的平臺上實現共享。
該聯盟的政府支持單位也表示,希望這一跨體制、跨行業(yè)的汽車輕量化聯盟,能在我國汽車產業(yè)核心技術以及重大標準方面獲得重大突破,在輕量化方面獲得更多主動權,以逐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據悉,政府宏觀管理部門將積極支持并引導更多創(chuàng)新要素加入這一聯盟。目前該聯盟的企業(yè)已經自籌5億多元啟動經費,政府還將安排1億元項目資金給予支持。有政府支持和聯盟自身的努力,相信我國自主品牌汽車輕量化實現整體跨越將指日可待。 (本文來源:解放網-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