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大眾集團欲推動國內南北大眾汽車品牌并網銷售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雖然南北大眾均對外解釋這只是德國大眾集團的一廂情愿,但從諸多跡象來看,跨國汽車巨頭們極力想推動的汽車銷售渠道變革,正暗潮涌動。
爭奪渠道控制權
目前,被業(yè)內認為最優(yōu)化的方式是汽車超市和專賣店結合的方式。但不管是何種方式,一直以來,外資企業(yè)還沒有染指汽車銷售。
2004年5月,大眾汽車成立了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負責管理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并在市場影響力方面進行協調。6月10日,大眾中國在北京國際車展上高調宣布,大眾今后在中國發(fā)展戰(zhàn)略的核心目標是:南北大眾實現合作,力爭2008年在中國產量超過160萬輛。6月16日,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宣布,同時對旗下所有車型進行價格調整。
此后,大眾更加積極地為南北大眾聯手尋找機會。2007年底,大眾汽車總裁文德恩堅決表示,大眾要想在華完成2008年的100萬輛的銷售目標,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必須并肩作戰(zhàn),而保證他們并肩作戰(zhàn)的前提是大眾要進一步實現“集權”管理。
2008年北京國際車展期間,大眾中國執(zhí)行副總蘇偉銘一語驚人:“南北大眾并網計劃有了一線曙光?!痹俅渭榔鸩⒕W和集權大棒。
政策保護逐步消除
不過,雖然大眾中國極力強調集權,但他們顯然也意識到,銷售渠道的整合,比生產端整合更加麻煩。這其中不僅涉及南北大眾兩大競爭品牌水火相容的問題,更涉及很深的政策背景。
2003年,國家出臺的《汽車品牌專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要求國產車與進口車實行分營的品牌專賣制度(即分網銷售),至于國內同一品牌不同合資企業(yè)要想實現銷售并網,雖沒有相應規(guī)定,但似乎是一種奢望。
2005年,政策態(tài)度出現松動。4月1日,由商務部頒布旨在優(yōu)化市場格局、穩(wěn)定市場秩序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實施,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進口汽車和國產汽車‘分網’或‘并網’銷售的問題應由企業(yè)自主決定?!?/CLK>
但事實是,禁止并網銷售的口子稍一松動,虎視眈眈的跨國公司便一涌而上。其間,外資通過各種方式,實現進口與國產、國產與國產的并網銷售。比如,豐田、日產、大眾等外資,先后實行了國產與進口車并網銷售的方式。
分網暗戰(zhàn)并網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跨國公司在中國力主并網,國內自主車企卻紛紛走上分網銷售的道路。
2007年,繼奇瑞、吉利之后,華晨金杯對旗下產品進行分網銷售。把旗下的金杯、閣瑞斯、尊馳和駿捷分別授予不同的經銷商進行一級代理,其他品牌經銷商則指定二級代理。
有資料表明,其實分網銷售模式在國外也比較普遍。
業(yè)內人士認為,其實目前汽車4S店和汽車超市相結合的模式實際上已經是分網和并網的結合。
前者承擔具體品牌的展示、成交、售后服務功能,而汽車超市實際上把所有品牌集中展示,是一個“大網”,在這里所有的車都可接受消費者的“檢閱”。因此,強行把4S店也變成“小超市”,除了增加廠家的控制權外,并無任何作用,這會從以前的國營壟斷演變成廠家壟斷乃至跨國公司壟斷,對汽車消費者無任何利益。 (本文來源:長江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