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國家發(fā)改委等五部委聯合發(fā)布《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明確了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公務用車“新能源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隨后,7月15日,市政府審議通過了《東莞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控制機動車保有量以及大力發(fā)展新能源公交車。此外,國務院還宣布自9月1日起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對消費者來說是更大的喜訊。一系列的政策出臺后,廠商們也嗅到了商機,近期紛紛開始研發(fā)和大力推廣新能源車。
市場反應
傳統混動車未受惠
消費者稍顯失望
政策規(guī)定,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而在這三類享受政策優(yōu)惠的車型里,純電動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占據著絕對位置。目前東莞市場上的電動汽車大多是自主品牌和德系品牌汽車,比如比亞迪E6、寶馬i3、北汽E150EV、江淮和悅iEV,插電式混合動力則是比亞迪秦、雪佛蘭沃藍達等。
常平一家比亞迪車行市場部經理告訴記者,比亞迪一直處在新能源汽車的領跑位置,秦的銷量很好,已經供不應求,現在比亞迪要建電池廠來滿足需求,加上這個政策,后面的銷量肯定更好。“9月份本來就是旺季,如果再加上有這個政策,銷量至少應該增長20%。”
不過,該經理也認為,之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大多為出租車公司和政府采購,個人消費者很少。新政策實施后,由于實用性更高,插電式混動汽車或在個人消費市場上迎來一個發(fā)展契機。
雖然減免購置稅后,新能源汽車價格有所減少,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大利好。但是,不少消費者還是對政策感受失望,因為傳統意義上的混合動力車型并沒有受惠。不少長期關注普銳斯、雷克薩斯CT200h、凱美瑞·尊瑞等車型的消費者表示,一開始聽聞新政策,以為很多混合動力車都會在免稅范圍內,后來才知道只有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不少消費者認為,既然提倡節(jié)能環(huán)保,就應該真正放寬條件,讓更多的混合動力車型加入到優(yōu)惠行列中。
不過,也有消費者表現出了對國家政策的理解。東莞理工學院的方老師就認為,如果將傳統混合動力車納入補貼范圍,雖然選擇的車型更廣,但是可能大部分人會偏向于選擇豐田的傳統混合動力車,這對于發(fā)展我們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是不利的。
業(yè)內觀點
需完善充電樁建設 破除地方保護主義
記者了解到,廣東已經出臺相關的政策,擬將新能源車充換電基礎設施納入城鄉(xiāng)建設規(guī)劃,在汽車4S店、公共停車場、居民小區(qū)、加油站等安裝電動車充電設施,此外充分利用路燈網絡、咪表停車位等電力資源建設充電樁,并在繁華商業(yè)區(qū)、大型商場均逐步開設具備充電裝置的新能源車專用停車位。
也有經銷商認為,發(fā)展新能源汽車還應該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為企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才能推動我國新能源產業(yè)的發(fā)展。記者獲悉,有關破除地方保護的政策今年底之前有望出臺。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各方對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前景普遍樂觀。不少經銷商認為,系列政策的出臺體現了政府對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同時,出于能源戰(zhàn)略和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考慮,后續(xù)還會有相關利好政策出臺,新能源車未來高增長可期,有望打破新能源汽車“久推不廣”的局面。
車企動向
推出各項產品服務 發(fā)展新能源汽車
今年以來,車企就開始發(fā)力將自家的新能源汽車推向市場。
7月15日,江淮純電動汽車IEV4上市,北汽也向首批200名純電動車主交付車輛。進入9月,包括寶馬i3、大眾e-up!等在內的多款進口純電動車型也都將登陸中國,而啟辰晨風、騰勢等國產新能源車型也將陸續(xù)登場。
伴隨著減免購置稅政策的實施,有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或將在9月迎來一場狂歡。
為了進一步推廣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車企也在現有條件下開始服務突圍。據媒體報道,目前東風日產推出了“e享無憂”純電動車解決方案,包括購車無憂、充電無憂、出行無憂、樂享無憂四大類數十項服務措施;而寶馬則發(fā)布旗下“i”品牌360度服務方案,其中針對純電動車續(xù)航里程的問題,推出了BMW“遠途出行方案”,為需要行駛更長的距離BMWi客戶提供一款傳統的BMW車型。
除了產品和服務外,不少廠家也在積極探索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商業(yè)模式。據悉,上汽乘用車在廣東地區(qū)嘗試與一家租賃公司合作開展E50電動車分時租賃的模式。如果新能源汽車能夠采用分時租賃的形式走向市場,想必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車主的后顧之憂。不僅費用不高,由于是租賃車輛,消費者也不必考慮日后的維修保養(yǎng)費用,這樣可以降低消費者接觸新能源車的門檻,更好地推廣電動車。
業(yè)內認為,在相關政策催化之下,車企圍繞電動車市場的爭奪戰(zhàn)已正式打響,而競爭的內容也將從產品逐步向服務、商業(yè)模式等全方面拓展。
下一篇:沒有了